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3514|回复: 0

温家宝:着力解决农民工社保住房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7 12: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家宝:着力解决农民工社保住房问题
  报告摘录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胆探索,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解读】
  改革重点在于百姓满意
  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68次提到改革,把“改革”主题用很大的篇幅来展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表示,改革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共识,但是到底要怎么改、改革向哪里去,至今仍是一个争议的话题。
  汪玉凯认为,报告的改革亮点很突出,就是总理讲的改革突出了政府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土地、户籍、公共服务改革,社会事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些都和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说明政府更加重视民众生活的质量,重视他们的收入,引导社会公平公正,是一个很全面的进步。
  他解释说,在中国还不富裕的时候,老百姓渴望生活的改善,但是国库不允许。而现在中国GDP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就意味着对生活制度改革的契机已经来临了。
  “但是,这些改革每一项都和权力、资本等有关,改革的阻力不可小视,没有足够的勇气,是很难有实质性进展的。”汪玉凯坦言。今年提出改革的大方向都是很正确的,但关键就在于能不能突破。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刘斌
  以改革破解难题激发活力
  中国经济面临的种种困难如一团麻般复杂,但换个角度看,却如同一根线般简单,那就是体制、机制的制约。
  报告提出,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今年的改革重点任务包括: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
  “改革,不仅解决今年中国经济的问题,更会激活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强调。
  报告提出,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等领域。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已召集45个部门,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倒排时间表,确保在今年上半年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相关实施细则。
  全国政协委员、天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天乐认为,民营企业对这些政策非常在乎、非常振奋,因为关系到未来发展前景。民企最感兴趣的领域是基础设施、金融,特别是金融可以提供“活水源头”。
  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认为,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要毫不动摇加快发展,关键是要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竞争,这样才会促进中国经济效率提高和活力增强。
  “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取决于改革。”郑新立委员强调。
  >>税制改革
  推进城市建设税改革
  【报告摘录】完善分税制,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健全消费税制度。全面深化资源税改革,扩大从价计征范围。
  【解读】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说:“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主要在于赋予其正式的税收地位,改变其依附于商品税的状况,直接以纳税人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为计税依据,保证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源。”
  针对房产税改革,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张斌指出:“我国涉及房地产的税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交易环节,还包括一些配套性收费,房产税改革是针对房屋的保有环节,推进这项改革需要与保有环节的税种协调,需要综合起来考虑。”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综合新华社等
  >>分配改革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报告摘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
  【解读】全民共享机制是改革趋势
  关于如何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全民共享机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政府的很多公共资源都必须透明化,民众有权知道自己对哪些公共资源能够无偿共享,对于政府来说,政府有义务对民众公开这些资讯,比如涉及公共的土地、国家投资的公益项目等,“共享机制”也主要是在讲政府的税收、财政、项目等在一定层面上必须对民众开放、透明化,让民众切实感觉到政府是真正在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事。本报特派北京记者刘燕
  增加对富人税收
  【报告摘录】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机会公平。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解读】改革最深层次的矛盾是利益关系失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完善市场方面包括资源价格、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等等,要让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更完整地建立起来,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外一个方面政府自身的改革,要进一步界定好政府和企业、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的工作重点都在进一步向公共事业向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转变,而且对政府的考核体系包括问责体系包括反腐败,这次都有进一步的安排。
  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指出,首先,现实改革中最深层次的矛盾是利益关系失衡,在利益关系失衡成为改革发展深层次的突出矛盾的背景下,如果收入分配改革没有突破,这种利益关系失衡状态,这种突出的矛盾很难解决;其次,经济转型直接依赖于收入分配改革,民众的消费能力不提高,消费的拉动力就无法显现;第三,现在社会的很多矛盾问题跟收入分配联系在一起,这已经成为牵动全局的一个重要问题。迟福林说,他今年建议本届政府任期内应当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总体计划。
  迟福林强调,收入分配改革关系到消费扩大和社会公平,“调高、提低、扩中”的思路早已明确。同时,这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在权衡各方利益、协调各方关系情况下,果断决策,尽快推出。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丛治国杨海峰
  >>安居
  改革房地产税收
  【报告摘录】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抓紧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
  【解读】房地产市场目前仍“过热”
  易宪容(著名经济学家、房地产“平民代言人”):目前来看,房地产依然过热,而不是外界炒作的过冷。在今年“两会”上,有些富豪为守住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既得利益,仍然会采取新的转移视线的方法要求中央政府对房地产政策松绑。这是“两会”房地产政策博弈的核心所在,也是房地产市场变化的利益所在。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依然是以“投机”、“投资”为主导,所谓的“刚性需求”只是开发商提出的一个虚假概念,用意还是在于炒高房价。对于保障性住房今年500万套的目标,他表示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是两个互不交叉的平行线,针对的人群不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更像是给穷人的福利,但不会影响到商品房市场。本报特派北京记者刘斌
  >>三农
  1.2万亿投“三农”
  【报告摘录】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大县奖励补助资金,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认真搞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严格保护耕地。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
  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
  【解读】保障农民权利比让农民富裕更有意义
  朱启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从过去的对农民单方面的增加收入,到现在的农民权利保障,是中央政府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进步。在2011年的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已明确了农民的权利,但一直在遭受着各种侵害。中央的政策是非常好的,保障农民的权利其实也是在保障他们的财富,理念上更提升了一步。但是难点在于基层能不能按照政策执行,政府加大监督力度是非常必要的。
  针对宅基地使用权的保障,朱启臻说,赶农民“上楼”其实并非为了农民的利益考虑,而是房地产企业想得到农民的土地。而集体利益分配权,着重在强调农民的土地在国家强制征收过程中,应该同地同价,并且保证土地出让价款的合理分配,这是对农民失地之后的保障政策。本报特派北京记者刘斌
  >>政府改革
  严控“三公经费”
  【报告摘录】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更加注重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
  【解读】降低行政成本从“公车”开始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总理的讲话意味着“三公”改革在今年会有比较大的突破和进展。“如果不出意外。国家层面的‘公车改革方案’可能已经有了初稿”。
  早在2011年,中国行政管理开支就占到财政总收入的20%以上。叶青认为,政府应从治理“三公”入手,而相对最容易的是从治理“公车”入手。
  >>经济改革
  完善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
  【报告摘录】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
  【解读】民营资本注入关键在“产业管制”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宏观战略研究部部长程伟认为:实际上国企垄断的形式已经被打破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像西方国家那样在众多领域实行寡头垄断,国企的“进”是指引进一些战略性产业,其中还包括教育、医疗这样的公共产业,民营资本注入这些战略性产业会根据市场的诉求和满意度来决定,国家也会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资本的“进”还是“退”,实际上这涉及的是一个“资本管制”的问题,这个“管制”就是政府的能力和民间的能力是否有序对接,涉及的实质是产业安全管制的问题,只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谁来投资都没有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私有化的垄断比国有化的垄断更可怕,所以产业安全管制模式的到位对推进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刘燕
  发展≠污染
  不拿健康换增长
  PM2.5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摘录
  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加强环境保护,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
  【解读】PM2.5需进一步公开
  马军(PM2.5指标的主要立法推动者、公众环境中心(IPE)负责人):PM2.5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代表了政府将不再以牺牲人民的健康去换取经济的发展,但是仍需进一步加强数据公开。
  空气监测新国标的实施时间表是2016年,那么意味着2015年覆盖地级城市是非常可行的。目前全国只有北京实施了PM2.5的实时播报,尽管还有一些城市开始监测PM2.5,但数据不公开,对老百姓就没意义。我们希望政府投入更大力量去监测数据的时候,更希望政府能公开这些数据。引导民众生活,这更具现实意义!
  柴发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国家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之前出台过很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条例,但是刚刚出台的空气质量新国标,是首个通过国务院会议颁布的,说明了政府对环境的重视程度。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刘斌
  教育投入首次占GDP4%
  19年以来我国首次兑现教育财政投入承诺
  报告摘录
  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要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
  【解读】教育财政投入应向西部贫困农村倾斜
  杨东平(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历时19年,我国有望首次兑现教育财政投入承诺。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4%。教育专家指出,这笔资金应更倾斜于西部地区及农村偏远山区,进一步缩小教育城乡差异,而非简单“撤点并校”,为了教育表面公平而“一刀切”。
  4%的财政投入比重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是世界各国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普遍指标,我国从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首次提出,但到2000年还没有实现。
  在政府财政的收支上,中央打算调整一些税率,包括将从土地转让金当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财力去确保教育投入。中国基础教育是以县为单位的,中央和省上每一年都在加大投入,但因为各个县贫富差异不同,所以造成了教育不公平现象越来越突出。省级教育部门应确保教育专款专用,避免因县级经济差异而造成的教育不公平。
  实行了十年的农村“撤点并校”政策,虽有利于教育资源集中,缩小教育不公平地域差距,但在学龄儿童减少和大规模人口流动的新形势下,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过度撤并,造成农村学生“上学难、上学贵、上学远”的问题。
  此外,教育加大财政投入比重,更应该充分听取民意、征求村民意见。这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2012年要做的一件大事。
  【解读】教育投入今年会超GDP4%
  谢旭人(财政部部长):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4%的目标今年能实现。今年财政性教育支出,是按照预算“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4%”的目标来考虑的。而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加起来近22000亿元,这就已经超过4%了。本报特派北京记者刘斌
  温州昨开通中学生公交专线
  3月5日,浙江省温州市首批面向中学生的公交专线正式开通。10条专线为市区近20所中学的学生出行提供便利。每辆车上设一名协管员,确保学生的乘车安全。新华社发
  >>医改
  12类大病纳入保障
  【报告摘录】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扩大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覆盖面。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城乡老年人都老有所养。
  ■尿毒症等8类大病
  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终末期肾病(尿毒症)、妇女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病、耐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
  ■肺癌等12种大病
  肺癌、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直肠癌、I型糖尿病、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唇腭裂、甲亢、急性心梗、脑梗死
  【解读】医改的目标是回归公益性
  饶克勤(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医改是渐进的过程,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是回归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重点是改革其筹资体制、支付制度等。
  田伏洲(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主任、文职将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政府要下大力气多建医院,培养优秀的医生,如果在短期内不能解决医疗资源供给的配置匮乏这个客观存在的问题,那么改善医患关系的重点还是要放在人与人的沟通上。
  如果医生能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把自己和患者当成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不仅可以从源头杜绝医患关系的紧张,也能在提升自身业务空间上有一个大的延展性。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刘燕李勇钢
  >>城镇化
  着力解决农民工社保
  【报告摘录】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着力解决农民工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购等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
  【解读】城镇化利于完善社会保障
  党国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温家宝昨日发言中说到,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城镇化主要的优势在于提供更完善的社会保障,让老百姓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当前城镇化可以分担一部分的就业压力,同时,它能够为更多的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还能解决子女的上学问题等,让更多的农村人享受到社会的公共服务。
  小城市的各方面水准都赶不上大城市,农民工还是希望能去大城市工作,但是小城镇也可以在能力有所及的情况下发挥农村不能比拟的服务水准,比如医疗、教育和住房等。
  华商网-华商报特派北京记者 刘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血友风采

友联网创业群:31044219

记得备注自身情况 不然不通过
© 2001-2013  友联网 ( 苏ICP备16065436号-6 ) Powered by 新北区三井天华信息咨询服务中心 关键词:血友病 血友之家 血友病之家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